消费电子目前景气底部明确,需求端看好2023~24 年“L”型回暖,供给端库存正逐步去化,且部分公司22Q4 计提减值释放风险,供需两侧有望共振推动行业拐点向上,看好复苏预期下的行业性投资机会,建议布局整条产业链。
调研反馈:订单弱复苏,但信心明显增强,普遍看好中期需求及业绩逐季改善。
我们于春节后调研走访了部分江浙沪及广深地区的电子公司,当前上中下游公司对整体行业回暖的预期正在增强,虽部分公司23Q1 业绩仍面临压力,但对未来信心恢复,产业链公司普遍看好23Q2 后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复苏。供给端,目前上游芯片公司的库存持续去化,终端手机品牌厂的库存结构也有明显改善(中高端占比提升,新机占比提升),我们预计Q2 末前后能回到正常水位;需求端,春节以来的消费复苏激活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后续预期有望随信心向好,并延伸至消费电子领域。我们认为当前行业景气底部确立,后面看好供需共振下的产业链公司业绩逐步改善。
需求端:底部明确,我们看好23-24 年大盘L 型需求回暖趋势。短期来看,春节期间消费(餐饮、出行等)复苏显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2023 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且线下线上消费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回暖趋势明确,消费者信心有望延伸至消费电子端。两年维度而言,我们看好23-24 年的大盘L 型需求回暖趋势,预计行业将受益于第一波5G 用户的集中换机周期(20 年第一波5G 用户有望在23H2~24 年迎来新一轮换机),我们预计2023 年手机市场将迎来弱复苏,全球/中国智能机出货分别约12.4/3.0亿部,同比+3%/+5%,全球智能机出货将呈“前低后高”的复苏趋势,预计23H1/23H2 分别约5.9/6.5 亿部,同比-2%/+8%,且安卓弹性大于苹果;2024 年全年复苏态势更加明确,预计出货量同比+7%/+7%至13.3/3.2 亿部,行业将迎来长达1 年半的向上景气周期。此外,智能手表、VR/AR 等“方兴未艾”,出货有望高增长。
供给端:库存正快速去化,此外部分公司Q4 计提减值充分释放风险,预计23Q1后轻装上阵。短期来看,结合排单情况及产业链公司主动行动,我们看到当前行业上中下游的库存结构正快速优化,预计将在23Q2 达到正常水位。此外,根据部分消费电子行业公司的2022 年业绩预告对部分库存压力大且存在减值风险的情况,相关公司多于22 年年末重新盘点资产并充分计提减值释放风险,目前多数产品价格也已触底,我们预计供给端23Q1 后将轻装上阵。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动荡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技术创新不足;汇率波动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消费电子行业景气目前底部明确,需求端看好23-24 年大盘L 型需求回暖趋势,供给端库存正快速去化,此外部分公司Q4 计提减值充分释放风险,供需两侧有望共振推动行业拐点向上,我们强烈看好复苏预期下的整体全年的行业性投资机会,建议投资人积极布局整条产业链,优选业绩弹性大、风险释放充分、兼具中长期成长逻辑的优质上中下游标的,建议关注上游(唯捷创芯、晶晨股份、恒玄科技、艾为电子、思特威-W、北京君正等),中下游(传音控股、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电连技术、东山精密、长盈精密、沪电股份、兴森科技、生益科技、TCL 科技、京东方A、三利谱、木林森、德赛电池、水晶光电、顺络电子、法拉电子、领益智造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