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聪 通讯员 林郁珍
不少市民都误以为斜视就是“斗鸡眼”,其实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斜视度数小,家长难以察觉。记者30日从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获悉,今年暑期前去就诊的青少年中,除了高发的近视以外,斜视患者的人数也较往年有所增加,至今已为近百名斜视患儿“改斜归正”。

扶城宾为斜视患者手术
让大视光科主任扶城宾印象深刻的是11岁女孩小美。检查发现,小美的双眼交替向内偏斜、伴视物重影已经一年了,双眼交替遮盖内斜约20°-25°,不可控制正位。诊断其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并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后,视物重影症状消失,斜视外观改善,后期仍需要进行视觉和功能训练。
让小美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孩子的眼珠子为何会斜了呢?后经医生详细询问小美的日常用眼情况,结合父母的反馈,终于找到了斜视的原因——孩子每天看手机和电视的总时长超5个小时,长期且大量使用电子产品,过度用眼导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负荷增加,使得眼部肌肉紧张和过度调节,逐渐地使双眼向内偏斜,诱发该病的发生。
“门诊发现因不良用眼习惯,而引发斜视的病例不在少数。”扶城宾提醒称,近距离用眼,会造成近视眼和斜视的形成,不仅影响外观,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育,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所以一旦察觉眼睛异常,应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