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网 - 电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分析 | 行业预测 | 市场行情 | 电子新品 | 设计技术 | 展会信息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孙忠良院士告别仪式举行 为中国电子事业殚精竭虑
W.biz | 商业搜索

孙忠良院士告别仪式举行 为中国电子事业殚精竭虑

信息来源:ioocoo.com   时间: 2020-02-02  浏览次数:5

孙忠良院士告别仪式举行 为中国电子事业殚精竭虑

孙忠良院士工作照。 丛婕 摄

孙忠良院士工作照。 丛婕 摄

中新网南京7月3日电 (记者 申冉 通讯员 唐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忠良教授于6月29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去世,享年83岁。7月3日,东南大学举行了孙忠良院士的告别仪式。

作为中国毫米波技术领域杰出的专家和教育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忠良这个名字在微波领域如雷贯耳。

孙忠良院士告别仪式举行 为中国电子事业殚精竭虑

孙忠良院士在实验室。 丛婕 摄

孙忠良院士一生曾获“献身国防科学事业荣誉证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担任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原总装备部某专家组专家等多个国防领域荣誉。

“尽管大家都知道孙院士做的是大事,但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孙院士也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非常低调。”东南大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936年8月生于上海的孙忠良院士,1955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自此,他的人生轨迹从来没有离开过东南大学。

作为毫米波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孙忠良院士解决了毫米波领域中的一系列难题,为中国毫米波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国防应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为国防事业完成了毫米波体效应振荡器系列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他提出的体效应谐波模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接受和推广。

从1991年至2003年,孙忠良院士担任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学科负责人。

在东南大学毫米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崔铁军看来,“没有孙院士等前辈的高瞻远瞩和辛勤耕耘,就没有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1980年,一个德国天文代表团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当外国友人看到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时,惊讶地询问其中的毫米波本振来自哪个国家。

当德国朋友得知毫米波本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时,代表团成员纷纷觉得特别意外。实际上,那个毫米波本振就是出自孙院士之手。由于在开发毫米波频谱上的突出贡献,孙忠良院士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正是在孙忠良院士为“七五国防重大预研项目”研制的集成前端成果基础上,东南大学获批成立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是东南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孙忠良院士以70岁的高龄牵头申报国防“973项目”。孙院士不辞劳苦,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奋斗。2007年项目申报成功,研制出了当时国际领先水平的900GHz亚毫米波收发前端。这也是孙忠良院士继在八毫米和三毫米波段的开创性工作后,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孙忠良的弟子们回忆起导师,不禁感慨:“每次去找孙院士,他不是在搭电路就是在测电路。”

2011年,看到安检领域普遍使用价格昂贵的美国L3成像仪,孙忠良院士非常着急,他计划研制价格低廉而性能相当的毫米波成像系统,七十多岁的他亲自画系统框图、做电路、搭建系统。

2012年,76岁高龄的孙忠良院士成功地研制出价格低廉的毫米波成像系统原型。通过这个项目,团队的系统设计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忠良院士为了中国的电子事业殚精竭虑,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老人最后的心愿仍是“构建价格更低廉、创新性更强的毫米波超材料成像系统。”为此,孙忠良院士在住院期间还多次跟同事讨论此事,约定出院后一起完成这个系统,没想到成为了老人的遗愿。(完)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