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网 - 电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分析 | 行业预测 | 市场行情 | 电子新品 | 设计技术 | 展会信息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电子信息产业 重要性不能以GDP衡量
4.biz | 商业搜索

电子信息产业 重要性不能以GDP衡量

信息来源:ioocoo.com   时间: 2012-12-28  浏览次数:1497

    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到中国能否站在发展制高点上。
    由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景气低迷,前途难卜,客观形势迫切要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行转型升级。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与2011年相比,2012年已见初步成效。
    首先,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有了明显增强。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着力点,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同月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9月中旬,科技部颁发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云科技以及宽带网络科技三大电子信息产业规划。这一系列政策从扶持、税收优惠、创新氛围、人才培育、国际间合作等多个角度,扶持和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关系特别密切的软件产业获益明显,今年软件业的业绩明显地好于一般电子信息制造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61233亿元,增长10.4%;利润1593亿元,下降12.7%。总的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有所减缓,利润有所下降。相比之下,软件产业是个亮点。今年前三季度,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7531亿元,增长25.8%;利润1949亿元,增长11.2%。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大环境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仍能基本上维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官方的评价是“运行缓中趋稳”。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这样的业绩来之不易,应该归功于我国内需市场拥有的庞大消费群体,以及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
    难题与突破
    长期以来,中国的电子产品存在着对外出口依存度高的问题,很多企业是出口外向型、加工型的企业,大进大出。由于欧美市场需求下滑,这些出口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今年整体效益下滑严重,影响了转型升级的进程。
    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扶持本国企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海外市场针对中国厂商的反倾销调查已不再局限于中低端制造产品,开始向通信设备这类高端制造业延伸,最突出的是最近发生的华为、中兴事件。
    应当指出,这一事件有深远的影响。它表明,发达国家会遏制中国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实践表明,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是区别对待的,它们可以容忍那些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竞争的企业,依靠品牌和规模竞争的企业,但不能容忍中国那些依靠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竞争的企业。
    换言之,发达国家希望中国企业永远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不要走向产业链的高端。为此,它们不惜采取政治手段和贸易保护主义加以遏制。发达国家的这种立场会大大增加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扩展国际市场、实行转型升级的困难。
    除了外部环境的制约外,在内部因素方面,我国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重要制约的因素。过去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这需要有一个提高和积累的过程。另外,业界也普遍存在着浮躁心态,喜欢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这些都不利于转型升级。
    2013年是贯彻实施国家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政策的关键时期,如果企业能抓住机遇,可以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如,国家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增强信息安全的举措将为中国网络、通信和信息安全相关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这些基础行业将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使电子信息产业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进一步提升,原来信息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轮建设中也有望形成新的增长极。同时,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开辟一个广阔的新领域。在这里,技术、产品、服务、标准等等都还没有定型,市场也没有被任何一家企业所垄断,这对于没有历史包袱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的绝好机遇。
    此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深入推进,将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完善产学研相结合与技术创新体制,帮助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扩展知识产权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总之,希望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为今后逐步解决产业升级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上所述,基础行业、信息基础薄弱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重大项目等可以成为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注重点。国家历来提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人们往往将其扩大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目前国情下,政府仍然掌握着重要的资源,很多事尤其是大的项目建设,还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才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容易在追求GDP增长率的过程中陷入盲目,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容易急功近利。像华为那样潜心发展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的企业愈发难得。至于研究机构和学校也有各自考核体系的制约,相关的知识产权保障、激励机制也还不完备。这些情况使“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易做好,经常出现资源分散、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等弊病。为此,要做好转型升级,应该强调顶层设计、实事求是、科学决策,使政、产、学、研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后发优势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之所以缺乏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有效解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分散研发等问题。在自主创新与做大做强的背景下,整合并购有所增加,例如2010年电子行业完成并购交易数量 85起,年均增长47.6%。
    我们应当审慎地对待“做大做强”。实际上,市场的普遍规律是大者越大、小者越小,即马太效应。通常来讲,最应当获得支持的应该是中小企业,它们是最活跃的创新者,有大批中小企业存在,就有创新的土壤,而大公司往往是通过兼并获得新技术的。发达国家历来重视扶持中小企业,它们的政策明显地向中小企业倾斜,例如政府采购中规定中小企业的报价可以高出一定比率。同时,发达国家很注意对大企业施加反垄断的约束。
    所谓“大”不能简单地用规模或某个单项指标来衡量。众所周知,富士康有140万员工,而苹果公司只有6万人,但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获得的利润是富士康的30倍。因此究竟是富士康“大”还是苹果“大”?完全要看以什么标准去衡量。
    兼并和重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做大做强”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实际上“强”,即核心技术强、人才队伍强、创新能力强,这些是“大”的前提和保障,真正“强大”的企业,未必要刻意追求规模上的“大”。
    当前,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界已经出现了新的业态。
    苹果公司的崛起使人们看到了产业链高度垂直整合的威力。苹果公司的产业链从底向上大致可以分为八个层次:元部件供应商(日、韩和分布全球的供应商组成)、苹果硬软件核心技术(iOS、芯片、工业设计)、整机制造装配商(富士康等)、苹果品牌整机(Mac系列、iPod、iPhone、iPad……)、苹果机销售渠道(苹果专卖店为主)、苹果多媒体和内容平台(iTune+iBooks及其内容合作者)、苹果网上商店(App Store,已吸引70万开发者,提供70万个应用)、苹果云服务平台(iCloud及其迅速扩展的各种云服务)。整个产业链中的个别环节,如元部件供应商和整机制造装配商,虽然不是苹果公司拥有的,但受到苹果公司很强的控制。
    其实,像苹果公司这种高度整合的产业链在业界是罕见的。众所周知,PC的产业链是水平结构、高度分工的,大多情况下,一家企业只从事一项业务。即使是在早期的主机时代,那时的IBM、Digital等公司,各家的主机自成系统,产业链也是垂直整合的,但其整合程度远不及今天的苹果公司。所以,苹果公司的产业链垂直整合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的主机时代,而是有了重大的飞跃。
    像苹果公司所拥有的这样高度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人们往往称之为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技术、产品、服务、标准、商业模式等等无所不包。这样一来,苹果公司改写了今天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游戏规则,使过去单项技术、单项产品、单项服务、单项标准、单项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发展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游戏规则的改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营造一个生态系统当然比发展单项技术、单项产品等难得多,但如果中国企业能发挥其优势,尤其是在政府支持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那么中国企业或其联盟完全可以在世界市场新一轮洗牌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应当认识到,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人才的作用远超过传统产业领域,能否充分发挥中国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能否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
    有人说,中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价格低,应当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做低附加值工作,这显然是一种短见。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我们必须找到自己新的竞争点。
    今天的中国还想继续依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在产业链低端当苦力只能是一厢情愿,无法持久。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像华为、中兴那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发展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有世界最大的科技人力资源,这才是中国长期的比较优势所在。
    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2013年要努力加强人才培养,更好地贯彻产学研相结合,使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并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应当认识到,在电子信息领域,企业的实力基础在于科技人才,他们才是创新的源泉。
    在当前信息时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不能只以其对GDP的贡献来衡量。
    应该看到,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到中国能否站在发展制高点、能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能否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我国信息领域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对外技术依存度很高,这是不利条件。但我们有科技人才资源和内需市场的优势,只要坚持创新驱动,未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信息时代的民族复兴是很有希望从纸面变为现实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