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顺德电子商务协会召开成立大会,117家原来零散的电商企业从此拥有一个统一的发展平台。顺德经济的一个新兴业态也由此正式浮出水面。
相关统计显示,该区去年电子商务额已经接近百亿元,达95亿元。尽管这一数据和顺德数千亿的产值相比,依然有点“杯水车薪”,但其背后蕴藏的对顺德经济转型的意义却不可小觑。因为,电子商务是一种综合的协同创新的业态,涉及生产、流通、品牌、研发等多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说,顺德区一位主要领导在履新之初就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顺德拥有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家电生产基地,但为何却没法培育出国美、苏宁这样的流通巨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却道出了顺德经济一个长期的“硬伤”——重生产而轻流通。如今,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要素成本的增加,这种“硬伤”越来越明显。
所幸,顺德赶上了第二次的流通变革,那就是由互联网带来的电子商务革命。对于电子商务,顺德人并不陌生。顺德长期从事外贸的企业早就对阿里巴巴等B2B平台非常熟悉,并通过这些去获得各种各样的订单。
然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顺德人对电子商务中的B2C模式却往往望而生畏。美的、格兰仕、万和等大企业均作了不同尝试,但都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点,一直在艰难前行。也有家具企业大砸数百万,最终“打了水漂”。其中有对B2C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方法不对的原因。但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与仍用传统的生产思维去对待新兴的业态,难以处理线上线下的利益冲突。
但是,在滚滚洪流之中,顺德却有一批中小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成功了。他们非常年轻,大约只有30岁上下;不是专业的生产制造者,却超越了顺德人以往的商业成功经验。而他们对成功原因的总结都有这么一句话,那就是:专业的事情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知不觉之中,顺德的电子商务产业已经分化出不同的业态,他们有做销售的,有做运营服务的,也有做软件开发的。
记者发现,或许是对电脑、互联网技术不是很熟悉,很多顺德老板都觉得电子商务非常神秘。而从顺德数个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来看,他们也走过不少弯路,但最终都采取了传统渠道的代理模式从而获得成功。不同的是,电子商务需要很多网络技术的支持,而传统渠道更多是依靠人力布局。
小熊电器开创了顺德家电从生产领域直接成功跨进网购市场的成功范例,其总经理李一峰对这种冲突深有体会: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具备系统性、稳定性,而电子商务则要求灵活,对市场敏感,反应迅速,基本呈现相反的特性。因此在组织架构上,电子商务特性也需要有一个独立于生产体系的运作公司,否则就很难成事。
从这一点看。他们的成功并没有超越传统渠道的模式,遵循“不熟不做”的顺德老一代老板不应该有所畏惧。